滄海橫流,方顯英雄本色。連續石墨化應運而生,作為新能源鋰電負極“前無古人”的降本“利劍”,將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
對應于新能源時代,就是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升級,不斷變革來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存以及經濟幸福指數的提升。
美好宏觀的愿景,總要靠細小的步伐去落實,比如新能源鋰電負極行業節能技術的創新突破。
根據行業數據顯示,2017-2021年國內負極材料出貨量CAGR達49.0%。 其中2021年我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72萬噸,同比增長97.3%,占全球總出貨量的比例由2020年的77%提高到2021年的86%。2022年上半年國內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54.0萬噸,同比增長68.8%。 由于國內鋰電負極出貨量的快速增長,對應到工業生產上,就需要能耗與環評等指標。這離不開政策的支持,同時也要符合政策趨勢的要求。 政策方面,國務院“十四五”節能減排的綜合工作方案要求優化和完善能耗“雙控”系統,加強能耗“雙控”政策與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任務的銜接。 由此來看,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(又稱能耗“雙控”)是國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。 能耗雙控的力度趨嚴是政策的發展趨勢。那么,鋰電負極的低能耗、低碳排放和高產值,才是未來的競爭核心。 鋰電負極從生產工序看,復雜且長。其中人造石墨最關鍵工序之一的石墨化,成本占負極材料接近50%,也是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。 簡單理解,石墨化就是在高溫下,將碳原子由雜亂不規則排列轉變為,規則排列的六方平面網結構,獲得石墨高導電、高導熱、耐腐蝕、耐摩擦等的性能。 石墨化加工,分為傳統石墨化和新型石墨化加工。相比傳統的石墨化加工,比如艾奇遜、箱式、內串爐等方式,新型石墨化加工—連續石墨化加工有如下特點: 熱效率可達70%-80%,是傳統方式的3倍 核心溫度區溫度穩定,能夠保證石墨化穩定的質量;磁性物質控制效果好,石墨化度高 整體而言,連續石墨化最大的優勢在于耗電低,可以滿足國內外對低碳排放的要求。 當全球碳排放交易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強,低碳排放將成為所有行業特別是新能源行業企業核心競爭優勢。換句話說,低碳排放意味著成本領先優勢。 經濟學的基本判斷,價格是否便宜,不是基于目前產品的價格,而是基于未來的預期。 連續石墨化除了具備現在和未來的低成本優勢之外,在發展前景上,也是值得期待。 從現在的時點看,連續石墨化的發展方向至少有以下三點。 基于現有的生產工藝,開發與現有性能相當的新產品 通過充分發揮連續石墨化低能耗成本優勢,在市場競爭中,取得先機。 拓寬人造石墨生產的原料選擇 如采購中高硫焦的原料進行生產,能大幅降低采購的成本。 采用煅后焦的原料直接生產,做超低成本的鋰電負極材料 一方面拓展細分領域的產品矩陣,更廣泛應用于低端電動二輪車,三輪車,儲能市場。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控制成本,提升產品性價比。 價格是市場信號的傳遞,一切繞過價格的競爭,必然會導致信號的失真。預期方面,隨著連續石墨化的大規模鋪開應用,價格信號一定會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入。 滄海橫流,方顯英雄本色。 連續石墨化應運而生,作為新能源鋰電負極“前無古人”的降本“利劍”,將發揮更大價值